三分损益律(三分损益律和十二平均律)

2024-03-01 9:03:29 体育百科 admin

本文目录一览:

三分损益法是什么意思

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。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,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,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,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。

解析:“三分损益法”是我国古代最早记载的、采用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。

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。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,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,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,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。中国音乐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创造。

百度词条“三分损益法” 三分损益法 目录起源 含义编辑本段起源三分损益法是中国古代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。

这是中国音乐史的名词解释,在《管子·地员篇》里,在《吕氏春秋·音律篇》中,分别记述了三分损益法的一些内容。春秋时期产生的计算乐律的理论。记载于《管子》一书的《地员篇补然后将宫音注》中。

三分损益法如何计算出12律

春秋时期管仲提出了三分损益法,已计算出五声音阶的律度。三分损益包含两个含义,三分损一和三分益一。

将徴音的竹管长度增加原来的三分之一,即将54乘上4/3,得到72单位,定为“商音”。再去掉三分之一(三分损),72乘2/3,得48单位,为“羽音”。再增加三分之一(三分益),48乘4/3,得64单位,为“角音”。

称“三分益一”,即得下方纯四度的徽音;再将徽音弦长减去三分之一,称“三分损一”,即得上方纯五度的商音,如此继续推算可以得出五音,分别为宫、商、角、徽、羽。

按三分损益法生律的次序,求上方五度音之律,古代称为下生;求下方四度之律,古代称为上生。从一律出发,下生5次,上生6次,便可得出十二律。

五音十二律的三分损益

将徵音的竹管长度增加原来的三分之一,即将54乘上4/3,得到72单位,定为“商音”。再去掉三分之一(三分损),72乘2/3,得48单位,为“羽音”。再增加三分之一(三分益),48乘4/3,得64单位,为“角音”。

大约在春秋中期,出现了中国音律史上最早见于记载的、以数学运算求律的方法———三分损益法。三分损益法载于《管子地员》篇,是按照振动弦的长度比例来推算各音的物理来源的一种理论。

称“三分益一”,即得下方纯四度的徽音;再将徽音弦长减去三分之一,称“三分损一”,即得上方纯五度的商音,如此继续推算可以得出五音,分别为宫、商、角、徽、羽。

三分损益法是谁提出的?古代乐律发展史介绍

三分损益法是古人在制定音律时使用的生律法,它为管长或弦长的长度比例提供了准则。汉唐盛行歌舞音乐,到了宋元则是以戏曲为主,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古代乐律的发展史,感兴趣的话就一起来看看吧。

是齐桓公时的相——管仲在其著作《管子·地员篇》中提出的乐律学理论,这是中国最早的律学理论。

【答案】:D 春秋战国时期,管仲在其著作《管子·地圆篇》中对乐律学提出了“三分损益”的理论,这是我国最早的律学理论。

三分损益法跟三分损益律是一样的吗?

1、三分损益法和三分损益律应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。从乐律学角度上讲,三分损益法是最初始的方法,也是成律过程中最初始的步骤。它仅仅是一种方法,它不构成律制。

2、三分损益法是我国古代生律的方法,用这种方法所生的各律,形成一种律制,称 为 “三分损益律”。三分损益法按照震动体的长度来进行律学 计算。

3、三分损益律:是我国最早计算乐律的方法,最初建于春秋时期的管子地员篇,也叫五度 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。

4、三分损益法 中国古代制定乐律的生成方法。三分损益包含两个含义,三分损一和三分益一。

5、三分损益律:是中国音律史上最早产生的完备的律学理论,被称为“音律学之祖”。大约在春秋中期出现。

三分损益法名词解释

1、三分损益律:是我国最早计算乐律的方法,最初建于春秋时期的管子地员篇,也叫五度 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。

2、称“三分益一”,即得下方纯四度的徽音;再将徽音弦长减去三分之一,称“三分损一”,即得上方纯五度的商音,如此继续推算可以得出五音,分别为宫、商、角、徽、羽。

3、三损的解释指具有便辟、善柔、便佞三种习性的人。与这三种人交友,有损无益,故称三损。语本《论语·季氏》:“ 孔子 曰:益者三友,损者三友。友直、友谅、友多闻,益矣。友便辟、 友善 柔、友便佞,损矣。

4、三分损益法跟三分损益律是一样的。三分损益法是古代中国发明制定音律时所用的生律法。根据某一标准音的管长或弦长,推算其余一系列音律的管长或弦长时,须依照一定的长度比例,三分损益法提供了一种长度比例的准则。

5、三分损益法 中国古代制定乐律的生成方法。三分损益包含两个含义,三分损一和三分益一。

发表评论:

最近发表